“85后”魔术达人与人合伙开办魔术工厂
信息来源:m-i.com.cn 时间: 2013-11-01 浏览次数:392
记者的一张名片,在他的手指中稍稍一动便没了踪影,下一秒,又出现在眼前……第一次切身观赏到近景魔术,记者感到既神奇又有趣。
眼前这个刚刚大学毕业3年的“85后”年轻小伙,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坚毅眼神,无时无刻不散发着“魔力”。
他叫付望贵,是一名职业魔术师,也是魔术圈内知名道具工厂的老板。这一切,还得从7年前说起……
苦练成就“魔扇达人”
许多人喜爱魔术,被魔术的神秘感和惊奇感深深吸引,付望贵也不例外。不过,付望贵真正接触到魔术,是在高考前的两个月。他在上网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魔术教学视频,好奇心一起,付望贵完全沉浸在钻研魔术的世界里,并一发不可收拾。
在广西工学院(现广西科技大学)里,付望贵遇上了同样痴迷魔术的丘启豪。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,总是有话聊,两人针对喜欢的魔术反复地看,然后互相研究交流,挖掘出其中的“奥秘”,再“实践”演练,技巧渐渐娴熟,两人能随身变魔术。
“魔术的手感和手法非常重要,如果基础不扎实很容易穿帮,那时我的手里无时无刻不拿着道具练习,不管是一根牙签、一张卡片,或是硬币、纸牌。最夸张的时候,上课时脑子在 听课,手却在桌下不停地洗牌。”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来说,魔术的魅力渐渐渗透到生活中。“有时走在路上,我看到新奇有趣的东西,就会自然地想着能不能将它融入到魔术表演中。”聚会时,付望贵会突然变出一些小玩意,给朋友们惊喜,朋友们纷纷称他“魔力十足”。
比起近景魔术,付望贵更热衷舞台魔术。“舞台魔术其实是一出无声的舞台剧。魔术师是整场表演的演员和导演。每一个眼神,每一个表情,都要传递给观众们明确的信息。舞台魔术的视觉震撼力更强、受众更广,对于魔术师来说,挑战也越高。”机缘巧合,付望贵拜得我国著名魔术师郭玉文门下,学习中国古彩戏法和舞台魔术表演技巧。名师出高徒,在第八届金菊奖获得铜奖(金菊奖—— —中国魔术界最高奖),在第五届两岸四地全国魔术大会上,付望贵表演的原创魔术《巧颜扇变》荣获银奖,也获得业内“魔扇达人”的美誉。
不仅如此,付望贵还成立了广西科技大学魔术协会。前两天,学校社团招新,付望贵还专门回学校给魔术新手们上了一课。@@@
“玩”出一个魔术工厂
“魔术是个烧钱的活儿。除了刘谦等有名的魔术师,其他人几乎都在贴钱玩。”说起开办魔术工厂的初衷,付望贵与丘启豪相视而笑。
“就拿一个完整的魔术表演来说,其实是将许多小魔术经过精心编排穿插在一起的。”付望贵从角落里找到一个小球,手指稍作挥舞,小球瞬间“变”成了一根魔术棒。“像这种最简单的小道具也要上百块。”可想而知,当年苦练魔术的两人经济状况是如何的窘迫。
好在两人都是学设计出生,经费不足,道具就由他们DIY完成,丘启豪负责设计服装和道具,付望贵则负责创意和表演。随着制作经验的慢慢累积,两人越“玩”越多,越“玩”越大,也萌发了一个想法,开一家专门制作魔术道具的工厂—— 蓝羽魔术道具工厂悄然诞生。
现在,他们几乎住在了工厂里。
每天,他们设计好道具图纸,指导工人们加工焊接,再挂上淘宝店出售,中午则买份快餐解决。焊接时噪音大、尘土飞扬,两人共有的一个小办公室,电脑上已布满灰尘。付望贵苦笑着说 :“人人都看到魔术表面的光鲜,谁又知道这背后的艰辛呢 ?”采访过程中,丘启豪的手机突然响了。一看,竟是来自孟加拉国的客户发来的短信。“哈利(丘启豪的英文名)你好,我现在在长沙,过两天到广州,也想顺便去你们的魔术工厂订购商品,请和我联系。”丘启豪迅速用英文回复了“谢谢,欢迎光临。”事实上,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,他们才刚刚接待完一名来自越南的魔术师,那名魔术师一共订制了5套道具,付望贵一一演示并手把手教学,直到凌晨客人完全学会。
“前来购买的魔术师几乎都是口碑宣传,不少人还会订做或者改良我们的魔术道具,成为他们自己专属道具。”现在,付望贵到国内各大魔术赛事中参加比赛,用自己的表演诠释自己的道具,成为自己工厂的一块活招牌。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魔术道具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